【來論】青夕:從60%到10%:特朗普關稅政策大轉彎背後的深層考量 2024-12-04 美食 298℃ 0 當地時間11月25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突然宣佈對進口自中國的所有商品加征10%關稅。這一消息引發熱議,因為就在競選期間,他曾強硬放話要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達60%的關稅。而如今,從“極限高壓”到“適度加征”,關稅政策的這一重大轉變究竟意欲何為?特朗普 中通社資料圖片關稅成本92%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特朗普競選期間提出的對中國商品加征60%關稅的強硬表態,更多是出於政治宣傳的考量,旨在吸引選民關注。他試圖將中國商品塑造成美國貿易逆差和製造業流失的“罪魁禍首”,以激發國內選民的情緒。然而,政策的實際執行卻遠比競選言論複雜得多,需要綜合考量經濟和國際關係的多重因素。根據美國經濟學家的研究,若對中國商品加征20%-25%的關稅,美國本土外貿進口企業和普通消費者將承擔高達92%的關稅成本,而中國對美出口企業僅承擔8%。即便按10%的關稅加征,美國玩具、傢俱、電器、服裝、旅行用品等商品價格仍將顯著上漲,全美消費者損失預計高達780億美元。表面上,關稅措施針對的是中國出口企業,但首當其衝受到衝擊的卻是美國本土進口企業和消費者。企業需承擔因關稅導致的高額成本,隨後再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不僅令普通民眾“苦不堪言”,還可能引發失業問題和經濟動盪。在此背景下,60%的關稅提議顯然過於激進,實施後或將導致經濟混亂並招致中方的強烈報復,最終損害美國自身利益。將關稅調整至10%,則成為一種更符合現實的選擇:既避免對國內經濟造成過度衝擊,又能延續特朗普“強硬對華”的政治形象,滿足選民期待的同時,最大程度維護美國的經濟穩定。體現特朗普“極限施壓”策略與拜登總統相對溫和的政策風格不同,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更顯果斷且出其不意。他慣用“極限施壓”策略,將初始要價設得極高(如競選時承諾的對中國商品徵收60%關稅),而在實際執行中調整至相對“合理”的10%。這種看似矛盾的政策背後,隱藏著多重目的和深刻的政治算計。一方面,強硬的姿態為特朗普在貿易談判中爭取了更大的迴旋空間,向中方施加壓力,試圖迫使其在貿易問題上作出讓步;另一方面,這種策略也為美國在國際上贏得更多話語權,通過展示強硬立場鞏固其貿易談判主導地位。同時,特朗普的調整更體現了他對政治與經濟現實的精妙權衡:既要兌現競選承諾,迎合選民對“中國問題”的關注,又需避免激進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造成過度衝擊。從60%到10%的調整,彰顯了特朗普政策的靈活性與策略性。高調的威脅意在營造政治強硬的形象,實際行動卻保留空間,以盡可能減少對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這種“威脅大於實際”的操作手法,更多出於政治考量,而非經濟實際,是特朗普式施壓藝術的經典體現。芬太尼指控是典型“甩鍋”做法特朗普宣佈對中國加收10%關稅,並將其理由歸咎於中國未能有效阻止芬太尼類藥物流入美國,這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甩鍋”策略,掩蓋了美國自身毒品問題的深層次原因。美國的毒品危機在很大程度上源於阿片類藥物的濫用。這些藥物最初由醫生開具用於止痛,但由於其強烈的成癮性,許多患者逐漸從合法藥物使用轉向濫用,最終形成了嚴重的毒品問題。根本原因在於美國的醫藥公司與藥監部門之間的利益勾結,他們為了追求利潤,推動藥物的過度處方和市場氾濫,導致民眾深受其害。從60%到10%的關稅調整,反映了特朗普政策的彈性與政治目的。一方面,他通過關稅維持了對華的“強硬”形象,並將藥物問題歸咎於中國,以迎合選民情緒;另一方面,他在經濟層面避免了更高關稅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的衝擊,從而實現了國內政治目標和經濟穩定之間的權衡。這種調整表明,特朗普的政策更多基於政治考量而非經濟實際,主要目的是通過“甩鍋”與“施壓”雙管齊下,維護自身利益和提高支持率。特朗普加征關稅的另一動機是為了推動美國的產業回流。他希望通過越南、泰國等國生產的一些日用品來替代中國商品,但這一替代進程較為緩慢。這些國家生產的商品在價格和品質上尚未能與中國的產品匹敵,因此短期內替代效果有限。如果關稅提高至60%,將把大量中國商品拒之門外,必然會對美國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產生巨大衝擊。這表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更像是一個逐步過渡的過程,而非一蹴而就的激進措施。特朗普雖然公開宣稱不願發動軍事衝突,但在實際操作中,他經常通過金融戰、科技戰等手段對中國施壓。例如,通過加征關稅和限制高科技產品出口,特朗普試圖削弱中國的經濟與技術競爭力。除了為美國帶來財政收入外,對中國加征關稅還在全球範圍內產生了示範效應,促使其他國家效仿,增加對中國的關稅壓力,從而進一步削弱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國際貿易地位。此外,部分國家和企業也開始切斷與中國企業的貿易往來,擔心未來可能面臨經濟不確定風險,這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美國每年關稅收入3000億美元根據高盛集團的預測,美國每年將因關稅獲得300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這無疑對特朗普政府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然而,特朗普競選時提出的60%關稅更多是一種極限施壓策略,旨在激發選民支持並對中國施加更大壓力。但在實際操作中,60%的關稅過於激進,可能引發美國國內經濟的嚴重後果,如大幅提高商品價格、損害消費者利益並增加企業生產成本。而且,其他國家和企業可能也採取類似的關稅措施,進一步引發全球性連鎖反應,惡化國際貿易環境並損害全球經濟穩定。因此,特朗普將關稅從60%下調至10%,這一調整既能繼續對中國施加壓力,又避免了過高關稅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成功實現了經濟與政治目標之間的平衡。美國資本市場對關稅變化極為敏感,若稅率提高至60%,可能引發投資者恐慌和股市動盪。同時,從國際角度來看,這一提議極有可能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相關規定,進而招致其他國家的聯合反對。儘管特朗普政府對WTO持較為消極的態度,但其法律與外交影響仍不容忽視。相比之下,將關稅下調至10%則是一種更加平衡的策略,既能夠維持對中國的壓力,又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可能產生的國際法律風險,並減少了對國內經濟和美國多邊關係的負面衝擊。特朗普對中國加征10%關稅的決定,既是政治上的務實妥協,也是對經濟現實的精細權衡。從競選期間的極限施壓到現實中的適度加征,這一調整反映了特朗普在國內政治、經濟穩定和國際關係之間的多重考量。通過這一政策,特朗普不僅能夠延續其“強硬對華”形象,滿足選民的期望,同時也避免了過高關稅可能對美國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複雜變化,美國在關稅政策上的調整或許將繼續演繹著政治與經濟博弈的精彩戲碼,未來的走向仍值得關注。(本文作者為國際政治學者青夕,本網獲獨家授權刊發,轉載請註明出處)(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上一篇 【中通論壇】俄潛艇現蹤南海為何令菲緊張 是否有意為之? 下一篇 幸福班戟全線結業!日本過江龍名店撤出香港 相关推荐 三大归化悍将加盟,伊万改革阵容,中国男足迎战沙特求开门红_比赛_球员_塞尔吉尼奥 李铁的罪,不光在于利益输送,还在于他封死了男足世界杯之路_足球_球员_主教练 “神盾局特工科尔森”归化加入中国男足:我渴望尽快拿到中国护照_塞尔吉尼奥_足球场_球迷 三大归化悍将加盟,伊万改革阵容,中国男足迎战沙特求开门红_比赛_球员_塞尔吉尼奥 中超冬窗首签!巴乙前锋米内罗加盟上海申花 转会费95万美元_塞阿拉_赛季_联赛 巴西116岁女性成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曾被认为活不到成年,是狂热“足球迷”_伊娜·卡纳巴罗_侄子_官网
當地時間11月25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突然宣佈對進口自中國的所有商品加征10%關稅。這一消息引發熱議,因為就在競選期間,他曾強硬放話要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達60%的關稅。而如今,從“極限高壓”到“適度加征”,關稅政策的這一重大轉變究竟意欲何為?特朗普 中通社資料圖片關稅成本92%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特朗普競選期間提出的對中國商品加征60%關稅的強硬表態,更多是出於政治宣傳的考量,旨在吸引選民關注。他試圖將中國商品塑造成美國貿易逆差和製造業流失的“罪魁禍首”,以激發國內選民的情緒。然而,政策的實際執行卻遠比競選言論複雜得多,需要綜合考量經濟和國際關係的多重因素。根據美國經濟學家的研究,若對中國商品加征20%-25%的關稅,美國本土外貿進口企業和普通消費者將承擔高達92%的關稅成本,而中國對美出口企業僅承擔8%。即便按10%的關稅加征,美國玩具、傢俱、電器、服裝、旅行用品等商品價格仍將顯著上漲,全美消費者損失預計高達780億美元。表面上,關稅措施針對的是中國出口企業,但首當其衝受到衝擊的卻是美國本土進口企業和消費者。企業需承擔因關稅導致的高額成本,隨後再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不僅令普通民眾“苦不堪言”,還可能引發失業問題和經濟動盪。在此背景下,60%的關稅提議顯然過於激進,實施後或將導致經濟混亂並招致中方的強烈報復,最終損害美國自身利益。將關稅調整至10%,則成為一種更符合現實的選擇:既避免對國內經濟造成過度衝擊,又能延續特朗普“強硬對華”的政治形象,滿足選民期待的同時,最大程度維護美國的經濟穩定。體現特朗普“極限施壓”策略與拜登總統相對溫和的政策風格不同,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更顯果斷且出其不意。他慣用“極限施壓”策略,將初始要價設得極高(如競選時承諾的對中國商品徵收60%關稅),而在實際執行中調整至相對“合理”的10%。這種看似矛盾的政策背後,隱藏著多重目的和深刻的政治算計。一方面,強硬的姿態為特朗普在貿易談判中爭取了更大的迴旋空間,向中方施加壓力,試圖迫使其在貿易問題上作出讓步;另一方面,這種策略也為美國在國際上贏得更多話語權,通過展示強硬立場鞏固其貿易談判主導地位。同時,特朗普的調整更體現了他對政治與經濟現實的精妙權衡:既要兌現競選承諾,迎合選民對“中國問題”的關注,又需避免激進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造成過度衝擊。從60%到10%的調整,彰顯了特朗普政策的靈活性與策略性。高調的威脅意在營造政治強硬的形象,實際行動卻保留空間,以盡可能減少對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這種“威脅大於實際”的操作手法,更多出於政治考量,而非經濟實際,是特朗普式施壓藝術的經典體現。芬太尼指控是典型“甩鍋”做法特朗普宣佈對中國加收10%關稅,並將其理由歸咎於中國未能有效阻止芬太尼類藥物流入美國,這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甩鍋”策略,掩蓋了美國自身毒品問題的深層次原因。美國的毒品危機在很大程度上源於阿片類藥物的濫用。這些藥物最初由醫生開具用於止痛,但由於其強烈的成癮性,許多患者逐漸從合法藥物使用轉向濫用,最終形成了嚴重的毒品問題。根本原因在於美國的醫藥公司與藥監部門之間的利益勾結,他們為了追求利潤,推動藥物的過度處方和市場氾濫,導致民眾深受其害。從60%到10%的關稅調整,反映了特朗普政策的彈性與政治目的。一方面,他通過關稅維持了對華的“強硬”形象,並將藥物問題歸咎於中國,以迎合選民情緒;另一方面,他在經濟層面避免了更高關稅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的衝擊,從而實現了國內政治目標和經濟穩定之間的權衡。這種調整表明,特朗普的政策更多基於政治考量而非經濟實際,主要目的是通過“甩鍋”與“施壓”雙管齊下,維護自身利益和提高支持率。特朗普加征關稅的另一動機是為了推動美國的產業回流。他希望通過越南、泰國等國生產的一些日用品來替代中國商品,但這一替代進程較為緩慢。這些國家生產的商品在價格和品質上尚未能與中國的產品匹敵,因此短期內替代效果有限。如果關稅提高至60%,將把大量中國商品拒之門外,必然會對美國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產生巨大衝擊。這表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更像是一個逐步過渡的過程,而非一蹴而就的激進措施。特朗普雖然公開宣稱不願發動軍事衝突,但在實際操作中,他經常通過金融戰、科技戰等手段對中國施壓。例如,通過加征關稅和限制高科技產品出口,特朗普試圖削弱中國的經濟與技術競爭力。除了為美國帶來財政收入外,對中國加征關稅還在全球範圍內產生了示範效應,促使其他國家效仿,增加對中國的關稅壓力,從而進一步削弱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國際貿易地位。此外,部分國家和企業也開始切斷與中國企業的貿易往來,擔心未來可能面臨經濟不確定風險,這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美國每年關稅收入3000億美元根據高盛集團的預測,美國每年將因關稅獲得300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這無疑對特朗普政府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然而,特朗普競選時提出的60%關稅更多是一種極限施壓策略,旨在激發選民支持並對中國施加更大壓力。但在實際操作中,60%的關稅過於激進,可能引發美國國內經濟的嚴重後果,如大幅提高商品價格、損害消費者利益並增加企業生產成本。而且,其他國家和企業可能也採取類似的關稅措施,進一步引發全球性連鎖反應,惡化國際貿易環境並損害全球經濟穩定。因此,特朗普將關稅從60%下調至10%,這一調整既能繼續對中國施加壓力,又避免了過高關稅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成功實現了經濟與政治目標之間的平衡。美國資本市場對關稅變化極為敏感,若稅率提高至60%,可能引發投資者恐慌和股市動盪。同時,從國際角度來看,這一提議極有可能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相關規定,進而招致其他國家的聯合反對。儘管特朗普政府對WTO持較為消極的態度,但其法律與外交影響仍不容忽視。相比之下,將關稅下調至10%則是一種更加平衡的策略,既能夠維持對中國的壓力,又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可能產生的國際法律風險,並減少了對國內經濟和美國多邊關係的負面衝擊。特朗普對中國加征10%關稅的決定,既是政治上的務實妥協,也是對經濟現實的精細權衡。從競選期間的極限施壓到現實中的適度加征,這一調整反映了特朗普在國內政治、經濟穩定和國際關係之間的多重考量。通過這一政策,特朗普不僅能夠延續其“強硬對華”形象,滿足選民的期望,同時也避免了過高關稅可能對美國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複雜變化,美國在關稅政策上的調整或許將繼續演繹著政治與經濟博弈的精彩戲碼,未來的走向仍值得關注。(本文作者為國際政治學者青夕,本網獲獨家授權刊發,轉載請註明出處)(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